close
創表演藝術圈首例 紙風車藝術待用券上線

字級設定:小中大特
紙風車劇團啟動「藝術待用券」長期計畫,創表演藝術圈先例,將從11月登場的新戲「諸葛四郎」開始執行。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柯一正指出,希望打造一個平台,媒合想看表演的人與有能力的贊助者,落實藝術平權,帶動更多人進劇場看戲。
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表示,紙風車11月將成立滿25歲,希望許更大的願望、做不一樣的事,因此提出藝術待用券的概念。自2006年啟動紙風車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從319鄉村兒童到368鄉鎮市區兒童,至今已表演超過638場,欣賞人數超過140萬人,都是為了落實藝術平權而努力,也獲得台灣社會豐沛的善心與協助,才能促成這場史詩般的運動。
接下來,紙風車希望將319、368藝術工程分享藝術的感覺延伸到劇場。任建誠表示,過去逾10年的公益下鄉演出,讓劇團累積很多資源,同時仍堅持創作新戲在劇場演出,但近年卻發現,經濟壓力大讓許多人或家庭沒辦法進劇場看戲,因此提出藝術待用券長期計畫,邀請購票進劇場看戲的家長或有能力的人多買幾張票,紙風車將負責媒合與統籌,讓有需要的人可以進場看戲。
紙風車藝術待用券長期計畫的概念,就像台灣鄉間有奉茶文化或歐洲有咖啡待用券風潮,希望透過一張待用券,以公開的平台媒合,讓有能力的觀眾分享票券,讓有需求的人也能帶孩子進劇場。過去10多年,紙風車在每次演出幾乎都會透過各地社會局、學校,媒合企業團體的資源捐助,協助弱勢團體與家庭進場看戲,人數從數百到一千不等。
(工商 )
本文來自: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018002530-260410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