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地區的燈塔興建始於清朝,1778年乾隆朝時在澎湖設營塹巡汎,在外垵西海口岸砌築七級石塔,夜燃油燈,指引臺灣與廈門間的船隻航行,為臺灣燈塔的嚆矢

1874年海關稅務司赫德聘請的英國燈塔總工程師韓得善(David Marr Henderson),在澎湖石塔原址興建的圓形白色新式燈塔,為臺灣地區第一座新式燈塔,即為現在的漁翁島燈塔(西嶼燈塔)。之後又在臺灣本島興建大型西式的鵝鑾鼻燈塔、高雄燈塔及鐵架的淡水港燈塔、安平燈塔,塔身均漆白色。另離島的東莒島燈塔、烏坵嶼燈塔、東引島燈塔、東椗島燈塔、北椗島燈塔皆為同治、光緒年間由海關興建。

日治時期整修高雄、安平燈塔,並於1896年至1939年間在臺灣、澎湖陸續興建鼻頭角、富貴角、白沙岬、基隆、目斗嶼、彭佳嶼、花蓮港、東吉嶼、仙洞、查母嶼、塭港堆、蘇澳、琉球嶼、奇萊鼻、三貂角、花嶼、七美、綠島等18座燈塔,這些燈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均遭炸毀或破壞。

臺灣光復後,海關將被破壞的燈塔逐一完成整修重建,1956年起再興建球子山、國聖港、高美、野柳、基隆嶼、蘭嶼、臺中港、芳苑等8座燈塔。

地區

燈塔名稱

興建

塔高

位置

備註

北部

彭佳嶼燈塔

1906

26.2

彭佳嶼

 臺灣地區最後一座淘汰煤油燈,改用電燈發光的燈塔;臺灣地區燈高第三高。

 

基隆嶼燈塔

1980

12.3

基隆嶼

臺灣地區最早使用太陽能發電的燈塔。

 

基隆燈塔

1899

11.0

基隆港萬人堆鼻

 臺灣地區管轄最多燈杆的燈塔。

 

球子山燈塔

1956

11.9

基隆港球子山

臺灣光復後由國人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燈塔,1991年暫時停止發光。

 

淡水港燈塔

1888

32.7

新北淡水淡水港口北岸

唯一一座位於河口的燈塔,清朝在臺灣所建的最後一座西式燈塔。

 

富貴角燈塔

1896

14.3

新北石門富貴角

臺灣本島最北端,臺灣本島唯一設有霧笛的燈塔

 

野柳燈杆

1967

11.3

新北萬里野柳

 燭台型燈杆。

 

鼻頭角燈塔

1896

12.3

新北瑞芳鼻頭岬角

日據時期在臺灣興建的第一批燈塔。

 

三貂角燈塔

1931

16.5

新北貢寮三貂角

臺灣本島最東端。

 

白沙岬燈塔

1901

27.7

桃園觀音新坡下

 

中部

高美燈塔

1967

34.4

台中清水大甲溪口

1982年拆除燈器,安置於臺中港燈塔,成為斷頭燈塔。臺灣地區唯一將塔身漆為紅白相間平行條紋的燈塔。

 

台中港燈塔

1982

62.6

台中梧棲台中港

臺灣地區唯一設在高樓頂端的燈塔。

 

芳苑燈塔

1983

37.4

彰化芳苑王功漁港附近海埔新生地

臺灣本島興建時間最晚的燈塔,因附近地層超抽地下水下陷,使基址起算高度低於海平面,使其成為臺灣地區唯一塔高高於燈高的燈塔。

 

塭港堆燈塔

1914

32.4

雲林口湖外傘頂洲

臺灣地區遷移重建次數最多的燈塔。

 

日月潭燈杆

1987

6.0

南投魚池日月潭

僅有不靠海岸的燈塔,也是臺灣海拔最高的燈塔。

南部

國聖港燈塔

1957

32.7

臺南七股頂額沙洲堤防內側

臺灣本島最西端。

 

安平燈塔

1891

21.8

台南安平安平港口

清領時期在臺灣本島興建的最後一座燈塔,原燈塔於1960年暫停發光,1965年遷移至安平港北方海灘。

 

高雄燈塔

1883

15.2

高雄旗津旗後山頂

臺灣島唯一的八角形白色燈塔,清領時期在灣本島興建的第二座燈塔。

 

琉球嶼燈塔

1929

11.6

琉球嶼

日據時代唯一由漁會出資興建的燈塔。

 

鵝鑾鼻燈塔

1881

24.4

屏東恆春鵝鑾鼻

臺灣本島最南端、光程最遠及全球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清領時期在灣本島興建的第一座燈塔。

東部

蘇澳燈塔

1927

7.9

宜蘭蘇澳蘇澳港

臺灣地區(不包含燈杆)塔身最低的燈塔。

 

奇萊鼻燈塔

1931

13.4

花蓮奇萊鼻岬角

原為白色方形燈塔,二次大戰被美軍飛機炸毀,受損嚴重停止發光,1963年海關為配合花蓮港開放為國際港,在原塔附近重建白色五角形混凝土燈塔,是臺灣唯一的五角形鋼筋混凝土燈塔,也是唯一設有土地公廟的燈塔。

 

花蓮港燈塔

1910

28.4

花蓮市花崗山

 

 

花蓮港紅燈塔

2005

22.79

花蓮花蓮港東堤

建於1942年的東堤白燈塔於1980年擴港時炸毀。

 

三仙台燈杆

1915

7.0

臺東成功三仙台

 

 

新港燈杆

1932

7.0

臺東成功漁港

 

 

綠島燈塔

1939

33.3

綠島

因綠島居民救助擱淺的胡佛總統號郵輪,美國各界及紅十字會捐款所建。

 

蘭嶼燈塔

1982

14.8

蘭嶼

 

澎湖

目斗嶼燈塔

1899

39.9

澎湖白沙目斗嶼

為臺灣地區塔高最高的燈塔,也是唯一將蓄水池取水口設於塔內的燈塔。

 

漁翁島燈塔

1778

11.0

澎湖西嶼漁翁島

臺灣地區最古老的燈塔,也是臺灣地區創建最早的洋式燈塔庭院內存有1778年興建西嶼燈塔碑記、1779年重修西嶼燈塔落成碑記、1823年重修時所立的西嶼燈塔碑記三塊石碑。

 

浮塭燈杆

1909

12.8

澎湖馬公港

 

 

海墘岩燈杆

1968

7.6

澎湖馬公外海

 

 

花嶼燈塔

1939

12.5

澎湖望安花嶼

 

查母嶼燈塔

1912

13.4

澎湖湖西查母嶼

 

 

東吉嶼燈塔

1911

24.4

澎湖望安東吉嶼

 日本領臺後,在澎湖群島繼目斗嶼之後,興建的第二座燈塔。

 

七美嶼燈塔

1939

8.3

澎湖七美嶼

日本人在臺灣地區最後興建的燈塔。

馬祖

東引島燈塔

1902

14.2

連江縣東引島

臺灣地區最北邊的燈塔,距離臺灣本島最遠的燈塔。

 

東莒島燈塔

1872

19.5

連江縣東莒島

臺閩地區現存第一座花崗岩興建的洋式燈塔。

金門

烏坵嶼燈塔

1874

19.5

金門縣烏坵大坵山頂

於1952~1955年間臺海戰爭時受損,暫停發光,2001年除名, 2017年復燈。

 

東椗島燈塔

1871

19.2

金門縣東椗島

臺閩地區第一座黑色燈塔。

 

北椗島燈塔

1882

17.5

金門縣北椗島

 

南沙

太平島燈塔

2015

12.7

太平島

臺灣地區最西邊的燈塔。

 

資料來源:

李素芳(民91)。台灣的燈塔。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blog.udn.com/boxkeeper/12468186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ylescristifu 的頭像
    mylescristifu

    風車發電

    mylescristi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